在張家界,隨處可見打著“正宗三下鍋”或者“土家三下鍋”字樣的餐館,“三下鍋”儼然已成張家界最具特色和最富盛名的美食。
殊不知,這道當地菜還有一個典故:相傳明代嘉靖年間,朝廷征調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線抗倭,恰好趕上年關,為不誤軍機,來不及作許多菜,于是將臘肉、豆腐、蘿卜一鍋煮,叫吃“合菜”,之后逐漸演變成“三下鍋”。據說吃了這道菜,士兵上前線后,很快打敗倭寇,收復失地,世宗親賜匾額,上書“東南戰功第—”。
而這種特殊的土司宴,沿襲到今天,成為了當今張家界地區最具特色風味的美味佳肴。
張家界三下鍋
現在張家界的三下鍋不單單只是臘肉、豆腐、蘿卜這一種組合,多為肥腸、豬肚、牛肚、羊肚、豬蹄或豬頭肉等選其中二、三樣或多樣經過本地的土廚師特殊加工成一鍋煮。也許是混和的原因,三下鍋的味道十分特別。令人回味無窮!
》》獨特風味
三下鍋分為干鍋和湯鍋兩類。干鍋沒湯,味兒重,既麻又辣。湯鍋的湯汁濃郁,味道鮮美,不似干鍋那樣重口味。

首先視覺上三下鍋鮮艷顏色刺激,再加上鍋底被高溫加熱后肉類發出滋滋的響聲,混雜在一起的肉類和蔬菜散發出誘人的香氣,迫不及待夾起一塊肥瘦適中的臘肉放進嘴里,瞬間能感受到肉汁和勁道的瘦肉結合的口感,極具沖擊的香辣一下子就喚醒了你的味蕾,讓你欲罷不能。